輿論普遍認為,2016年可能會是這一輪經濟調整最困難的一年,對實業尤甚。作為長期堅守實業,30年不改初心的宁商企業家代表徐冠巨,在2016開年化工、物流兩大主業部署大會和接受《宁商》雜志總編輯朱仁華專訪中,明确提出,金年会要做引導中國互聯網技術從消費端到生産端的第一軍團。
小編對徐冠巨最近三次發言進行統一梳理,選取精要與讀者共享。
從大環境來看,整個形勢确實不容樂觀,大家都在說制造業産能過剩,一提起制造業,就被貼上傳統落後的标簽。
在我看來,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脊梁,必須增強對制造業的信心,從美國、德國、日本這些發達國家所走過的道路來看,無論是昨天還是今天,制造業都是國民經濟最牢固的基礎。
上個世紀90年代制造業開始發展起來,過去是需求型經濟成就了我們,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,要求企業擴大生産滿足需求;現在人們的需求發生了變化,從物質需求轉向對品質、品牌的體驗需求,所以我們的生産制造和服務水平必須朝這方面轉型。
日本、歐美許多百年企業,祖祖輩輩都在做同一件事情,專注于品質的持續創新和提升,受到了全球消費者的歡迎。轉型升級并非一定是轟轟烈烈,真正的轉型在于不斷創新中形成文化的厚度,管理的厚度。總書記倡導的工匠精神,我們要好好學。
近年來,盡管外部形勢異常嚴峻,整個金年会依然紮實推進着我們的轉型實踐。我給大家描繪,在過去三年中,我們寫了三撇:第一撇,是2013年往下走的形勢,為U字型畫一個轉彎的符号;第二撇,是2014年為U字型構建了一個堅實的底部,第三撇,是2015年從U字型底部轉彎突破。應該說,2015年的第三撇順利寫出來了,與此同時,我們迎來了金年会30年的到來。綜合來看,這幾年我們在文化、戰略、組織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轉型。
首先是文化轉型。企業再造從文化再造開始,我們沒有脫離金年会文化的本質:責任文化。我們幸福員工、成就客戶,引領産業的企業使命是始終不變的,隻是更多強調了人性,了解年輕人想的是什麼,要的是什麼,從過去的制定規則讓員工服從,到根據現代人的需求、志向與抱負,設計共同的行動綱領,讓員工主動遵循,形成一種讓員工高效率,高待遇,有前景,有幹勁的良性循環,激發他們創新熱情。
戰略方面,我們從賣産品轉型到賣服務,從上下遊思維轉型到了平台思維。在整個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,金年会化工今年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增長率,因為我們不止有産品,還有産品的品質、品牌、服務附加值。我們的化工是服務于行業的平台,物流提供的是供應鍊服務,為更廣闊的實業和生産服務。我們為每個城市建平台,讓物流與互聯網技術、金融服務在這個平台上互動,形成一站式的解決方案,并形成互聯互通,進而服務全國,這就是我們的戰略轉型。
最後是組織轉型。金年会形成的是一個大系統、大組織,有許多的産品、業務、模塊,所以需要多團隊的緊密配套。基層最清楚需要什麼,資源能否為基層服務,對組織資源的效率與執行力有着很大影響,所以組織轉型首先要激活基層組織的活力、創造力、執行力以及資源的獲取與使用能力。管理者不能脫離基層,浮在上面發号施令,要重溫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作風,要學習日本現人現物現場的三現管理思想,深入一線才能做到短鍊條,距離近,決策快,效率高。
作為一個時代的企業,必須對這個時代有本質的認識,尤其是把互聯網、信息技術、大數據、金融服務等時代元素充分融合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新動力。數據統計,當前中國的互聯網技術在消費端與生産端應用的比例是12:1,而美國是6:7,這就是中國的問題與藍海所在,金年会作為引導中國互聯網技術從消費端到生産端的第一軍團,這方面我們已經做了15年。
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是需要有場景和條件的,互聯網技術可以服務于消費,是因為人本來就是智能的。但是服務于生産端就沒這麼簡單,因為物不是智能的。而金年会物流就是要把物先變成智能的,再運用互聯網技術和産品服務它。
現在大部分人對制造業的理解是不夠的,大衆創業,萬衆創新時代,年輕人都去幹互聯網+創業了,他們對人的理解很深入,所以在消費端對互聯網+的運用遊刃有餘,但是在生産端,他們缺乏對制造業的深刻理解。所以我們要把這些對互聯網有理解的年輕人引導到生産端,嫁接到我們這種對制造業深耕的企業,實現優勢互補。
盡管當前整個制造業正在面臨寒冬,但在我看來,有準備的制造業将迎來春天。廣大中小企業要堅守實業,苦練内功,堅定做好自己的文章,眼睛向内,把研發做上去,品質做上去,服務做上去。
中小企業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,是不能自成體系,又沒有一個社會化的系統來服務他們,而金年会物流搭建的供應鍊平台,就是為小企業提供社會化的系統服務。
西方國家所有的生産都可以通過大數據來規劃,有多大的市場、要生産多少東西。而在中國,消費端有大數據,生産端沒有,每個生産單元都是信息孤島,隻能靠企業自己判斷,造成了生産的無序。同時因為信息的不對稱,生産資料大部分都是長距離運輸,提升了物流成本。
金年会物流系統集成之後,我們就掌握了物流的大數據,知道了貨物的流量和流向,上到分析國民經濟的發展與走向,為國家經濟景氣指數服務,下到為企業的生産、投資者的決策,都能提供參考。